2019/20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全球粗糧貿易數據下調60萬噸,為2.077億噸,不過仍是歷史最高紀錄。玉米貿易數據上調50萬噸,為1.735億噸,而高粱貿易數據上調40萬噸,為410萬噸。大麥貿易數據下調150萬噸,為2730萬噸,而燕麥和黑麥貿易數據略微下調。
2019/20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美國玉米出口數據不變,為4700萬噸(根據9月到次年8月的市場年度,出口數據為17.25億蒲式耳),這將是2015/16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玉米出口已經愈加依賴三大競爭對手國的產量規(guī)模――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今年這些國家的玉米豐收,貨幣貶值,因此這些國家的玉米價格更有競爭力,將繼續(xù)制約美國玉米出口。
1月份美國玉米價格極有競爭力,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短暫,自2月中旬以來,美國玉米價格再度高于阿根廷和烏克蘭。阿根廷和烏克蘭將出口更多的玉米,使得本已創(chuàng)紀錄的出口進一步增加。本月,阿根廷玉米出口數據上調100萬噸,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3450萬噸。
人口下滑造成國內需求減少,因此烏克蘭玉米出口不僅與玉米產量同步增長,而且增長速度要超過產量增長速度。今年烏克蘭玉米出口量將接近玉米供應總量的90%,烏克蘭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出口國。本月,烏克蘭玉米出口數據上調100萬噸,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3200萬噸。南非玉米出口數據上調50萬噸,為250萬噸,因為產量提高。南非主要出口白玉米,大部分供應出口到鄰國。
不過這些出口增幅在一定程度上被俄羅斯、巴西和加拿大的出口降幅所抵消。俄羅斯出口數據下調100萬噸,為470萬噸,巴西下調50萬噸,為3900萬噸,加拿大下調40萬噸,為90萬噸。俄羅斯中部地區(qū)一直提高玉米種植面積,當地的單產一直是全國最高,不過中部地區(qū)遠離港口,因此不如南部地區(qū)出口方便。地理位置和物流使得中部出口玉米的成本更加昂貴。更多的玉米用于飼料加工,因此制約出口。
根據近來調整后的貿易數據,2019/20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巴西玉米出口預測數據下調50萬噸,為3900萬噸。本國的2018/19年度(3月到次年2月)出口數據下調230萬噸,為3970萬噸,仍是歷史最高紀錄,因為截至2月份最終數據調整。
在加拿大,針對加拿大天然氣管道引發(fā)的抗議活動造成加拿大許多港口堵塞,耽擱谷物出口。連續(xù)三周的破壞活動放慢加拿大谷物出口步伐。近來加拿大玉米出口放慢,因此本月美國農業(yè)部將2019/20年度加拿大玉米出口數據下調40萬噸,為540萬噸。
加拿大和秘魯的玉米進口數據分別上調50萬噸和40萬噸。加拿大玉米進口步伐超過預期,進口玉米主要來自美國,運到大草原地區(qū)。秘魯玉米進口數據上調,因為國內產量數據下調。約旦和南非的玉米進口數據各上調20萬噸,抵消約旦的大麥進口降幅。
全球大麥貿易數據下調150萬噸,為2730萬噸,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對中東地區(qū)的出口步伐遲滯。沙特阿拉伯、伊朗、約旦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大麥進口數據下調。俄羅斯大麥出口數據下調10萬噸,為460萬噸,而烏克蘭下調30萬噸,為470萬噸。由于大麥減產,阿根廷大麥出口數據下調40萬噸,為280萬噸。不過澳大利亞大麥出口數據上調20萬噸,為400萬噸,因為產量增加。
美國對中國的高粱銷售高于預期,因此本月2019/20年度全球高粱出口數據上調40萬噸,為410萬噸,也高于上年,不過不包括上年,卻是1964年以來的最低。美國出口和中國進口數據各上調40萬噸,分別達到340萬噸和1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