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價格補貼何時“落地”(蹲點·沉下去,觀察中國)
2014年,我國正式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啟動了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推行此項政策是為了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提高補貼效率,把過去補給企業(yè)的錢直接補給農戶,使農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記者在內蒙古大豆主產區(qū)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補貼政策還未細化,種植大豆的農戶應該拿多少補貼及怎樣發(fā)放補貼,仍是未知數(shù)。目前,已經收獲的大豆大量積存在農戶手中,難以進入市場。
11月中旬,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莫旗”)被白雪覆蓋。走進西瓦爾圖鎮(zhèn)長新村,家家戶戶的場院里堆積如山的大豆展示著一派豐收景象。
莫旗現(xiàn)有耕地800萬畝,受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種植習慣影響,大豆是當?shù)剞r作物種植最主要的構成部分。近幾年,大豆種植面積始終維持在400萬畝以上,大豆產量常年在15億斤以上,是全國聞名的“大豆之鄉(xiāng)”。
目標價格已制定,有利于農民增收
2014年,國家出臺了對內蒙古大豆施行目標價格補貼政策。5月,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農業(yè)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大豆目標價格為每噸4800元,這一消息讓內蒙古大豆主產區(qū)農民十分振奮。“2013年我們這里的大豆售價是每斤2.1—2.3元不等,按照國家的目標價格,每斤比去年至少高出0.1元,有利于我們農民實現(xiàn)增收。”莫旗農民張慶和說。
“這一政策的制定,實際上是變過去的‘暗補’為‘明補’,讓補貼資金直接落到農民手中,變過去的收購企業(yè)受益為農民直接受益?!蹦燹r牧業(yè)局局長田源山介紹,以往大豆實施臨時收儲政策時,是由國家制定收購價格,資金直接下放到收儲企業(yè)。但有的農民連國家補貼的一半都得不到,一些投機的倉儲或流通企業(yè)倒成了贏家,甚至出現(xiàn)了假報收儲量等腐敗現(xiàn)象?!艾F(xiàn)在探索目標價格改革,最大限度擠出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利益,更有利于讓農民真正得實惠。”他說。
國家實行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了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大豆。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jù)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qū)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fā)放補貼。
對此,莫旗旗長索曙輝說:“近年來,國內大豆定價普遍高于國際市場,產生了政府儲備順價銷售難度加大、新增倉容不足、產業(yè)鏈上下游價格扭曲等一系列的矛盾,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勢在必行?!?/p>
種了多少大豆難核查,補貼發(fā)放成難題
2014年是個好年景,莫旗大豆每畝普遍增產50斤左右,但當?shù)卮蠖狗N植大戶于長德卻有些憂慮?!半m然今年大豆豐收了,但目前的市場價格每斤只能賣到2元左右,距離國家目標價格差了0.4元,所以大豆都存在農民手中,誰也不愿賣。”他說。
經當?shù)剞r業(yè)部門測算,按照正常年景大豆產量,每斤2元的價格剛好是農民的盈虧平衡點。由于今年市場價格偏低,目前,大量大豆積壓在農民手中,無法流入市場。
“但這還不是農民不愿賣大豆的最主要原因?!彼魇镙x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5月份就出臺了2014年國產大豆目標價格,如果農民以每斤2元的價格賣掉大豆,那其余的0.4元補貼如何發(fā)放給農民?何時能發(fā)放?目前還沒有補貼發(fā)放細則和具體實施辦法。”
“目前的大豆價格主要是市場定價,如果簡單按照收購大豆的數(shù)量對農民補貼,會有大量陳糧流入市場,加大資金負擔。更大的矛盾是,會有大量商販和收購企業(yè)從中漁利,這會嚴重破壞目標價格政策讓農民受益的初衷?!碧镌瓷秸f,“今年秋收已經完成,由于各地并未對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進行測定,農民究竟種了多少大豆無從調查,但并不是無法制定辦法。當前最好方式就是以2014年良種補貼的大豆畝數(shù)作為基數(shù),以近三年大豆常產的平均數(shù)作為倍乘數(shù),算出大致產量,再按照市場價和目標價格的差價具體核定農民應得的補貼數(shù)量。”
“這項工作的開展必須加緊進行,如果農歷年前后還沒有具體實施辦法,補貼資金發(fā)放不下去,到了明年開春,農民手里沒錢勢必會影響生產?!彼魇镙x說。
大豆市場價格持續(xù)低迷,農民或改種玉米
莫旗歷史上一直以盛產大豆聞名,中儲糧北方公司尼爾基直屬庫就設在莫旗政府所在地—尼爾基鎮(zhèn),選址在此的原因之一就是便于收儲當?shù)爻霎a的國產品種大豆。糧庫共有11.5萬噸容量,其中8.5萬噸是用于存儲國產大豆。
11月中旬,記者走進收儲庫,并沒有見到往年那樣拉運大豆的車輛爭相送糧的場景?!半m然我們今年沒有臨時收儲任務,但依然有陳糧輪換任務,庫中的存糧每兩年就要進行全部輪換。具體實施過程中,每年都要輪換近一半的庫存?!敝睂賻熘魅瓮跏砍颊f,“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收購了近3萬噸大豆,但今年只收購了3000多噸,是去年的1/10。收儲進度緩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價格低迷,農民惜售?!?/p>
“目前大多數(shù)農民的狀態(tài)是等待。”田源山介紹,由于國際市場進口轉基因大豆價格維持在每噸4000元左右的水平,對市場價格沖擊太大,莫旗生產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雖然品質高,但價格很難抬頭,市場需求不旺盛。加上目標價格補貼難以“落地”,致使農民大面積“惜售”。
索曙輝分析,如果這樣的局面長期持續(xù)下去,國產大豆在市場上難有一席之地,未來幾年,種植大豆的農戶也許會逐步放棄大豆,把主要精力轉向玉米種植。
“對于農民來說,什么掙錢就種什么。按照今年的狀況,玉米的畝收益是大豆的2倍,明年會有更多農戶種植玉米?!蹦燹r民王致富說。
一直以來,莫旗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只有不到1%能夠就地轉化,流向食品、藥品行業(yè),其余99%的大豆依靠直接外銷。當前,大豆用量最多的是油料企業(yè),一些企業(yè)使用價格低廉的進口大豆,致使國產大豆用途越來越窄。以往,大約1/3的莫旗大豆依靠中儲糧系統(tǒng)和國有糧庫儲存消化,但目標價格政策實施的第一年,情況并不樂觀。
“長久來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未來肯定是光明的。如今,莫旗一直在嚴格控制品種,沒有農戶種植轉基因大豆。但要挺過這幾年的關鍵時期,也許非常艱難?!碧镌瓷秸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