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豆油與棕櫚油走勢分化,豆油低位振蕩,棕櫚油則持續(xù)走弱,兩者價差擴大。鑒于豆油庫存降而棕櫚油庫存增預期,豆油與棕櫚油價差會繼續(xù)擴大,因此可進行多豆油空棕櫚油操作。
豆油供給相對較少,棕櫚油進口逐漸增加
進口利潤是決定貿(mào)易商買貨的重要因素。明年1—4月船期的進口豆油成本比盤面高650—750元/噸,貿(mào)易商進口積極性不高,豆油進口量將大幅下滑,預計今年12月至明年4月月均進口量將在3萬噸左右。明年5月后船期豆油成本與盤面倒掛較少,預計明年5—9月進口會恢復。當然,豆油最大的供給來自大豆壓榨。雖然今年12至明年2月大豆進口量在2100萬噸左右,但考慮到今年蛋白需求弱于去年,預計今年12至明年2月大豆壓榨量或低于去年同期,這三個月豆油總產(chǎn)量或為308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330萬噸。綜合來看,接下來豆油供給壓力相對較輕。
10月以來,棕櫚油內(nèi)外價差倒掛幅度大幅縮窄。目前,今年12月至明年4月船期的進口棕櫚油成本比盤面高200—250元/噸,算上遠期信用證帶來的收益,進口仍有利潤,國內(nèi)進口意愿極強。預計棕櫚油進口量將明顯增加,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國內(nèi)棕櫚油到港量可能接近92萬噸。
豆油需求良好,棕櫚油消費疲弱
截至11月,2014/2015年度豆油消費量為243萬噸,同比增加5.56%。而12月和1月是豆油傳統(tǒng)消費旺季,預計月均消費量在120萬噸以上。
截至11月,2014/2015年度棕櫚油消費量為84萬噸,同比減少20.72%。由于豆油、棕櫚油價差過低,豆油擠占棕櫚油消費市場,棕櫚油需求下滑明顯。從監(jiān)測的日成交數(shù)據(jù)來看,預計棕櫚油消費疲弱格局將延續(xù)。
豆油庫存將大幅下滑,棕櫚油庫存或小幅回升
從供需來看,年前我國豆油需求旺盛,而供給偏少(進口量大幅減少,壓榨量持平于去年同期),豆油庫存或下降,預計從目前的104萬噸下滑至明年3月的69萬噸左右。而對棕櫚油來言,今年12月和明年1月棕櫚油進口或回升,庫存將小幅增加。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nèi)豆油庫存逐步下滑,棕櫚油庫存逐步回升,這種趨勢將持續(xù)至明年3月,因此豆油和棕櫚油價差有望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