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發(fā)布的1月份供需預測認為,去年春天北半球種植者決定種植意向時,棉花價格大大高于歷史長期均價,也高于像玉米這樣的競爭作物。因此,2014/15年度全球植棉面積達到了3350萬公頃,同比增長3%。不過,全球棉花產(chǎn)量卻下降了1%,為2610萬噸,原因是中國和南半球的產(chǎn)量下降。中國棉花政策調(diào)整和國內(nèi)棉價下跌導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棉花產(chǎn)量預計下降7%,為640萬噸。受棉價下跌影響,巴西棉花產(chǎn)量預計為150萬噸,同比減少10%。同時,棉價下跌和嚴重的干旱使澳大利亞的棉花產(chǎn)量下降47%,僅為47萬噸。印度雖然植棉面積擴大5%達到1230萬公頃,但季風雨狀況欠佳,故產(chǎn)量預計維持在680萬噸,仍超過中國30萬噸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產(chǎn)棉國。美國棉花產(chǎn)量預計為350萬噸,同比增長23%,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國家的減產(chǎn)。巴基斯坦10月份出現(xiàn)洪水,但產(chǎn)量預計增長1%,達到210萬噸。
去年春天以來國際棉價大幅下跌,從90美分以上跌至上年度末的80美分,到12月份跌至70美分以下。受棉價下跌影響,2014/15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預計增加到2440萬噸,同比增加92.5萬噸。由于國內(nèi)外棉價下跌,中國棉花消費量預計增長6%,接近800萬噸。中國棉紗進口量減少預計會導致印度棉花消費增速減慢至4%,消費量預計為530萬噸,低于2013/14年度的5%和2012/13年度的14%。巴基斯坦能源和電力供應短缺問題有望解決,棉花消費量預計增長2%,為230萬噸。
盡管本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增加,但棉花供應仍然超過消費170萬噸,這將使全球期末庫存增加到2130萬噸,同比增長9%,較2009/10年度的低點增長147%。庫存消費量預計為87%,對本年度的棉花價格形成巨大壓力。即使未來幾年棉花產(chǎn)量有所減少而消費量有所增加,棉花庫存仍需要幾個年度的時間才能恢復到適當?shù)乃?,而且棉價將在很長時間里保持住較低的水平。中國以外地區(qū)的庫存預計增長20%,接近900萬噸,為2004/05年度以來最高,主要原因是出口同比減少15%,產(chǎn)棉國待售庫存增加。
2014/15年度全球棉花進口量預計減少到750萬噸,特別是中國的進口量預計減少44%,只有170萬噸。在進口量最大的五個國家中,只有越南的進口量會增加。越南的棉花消費量預計為72萬噸,同比增長8%,進口量預計為78萬噸,增長13%。孟加拉國進口量預計為96.5萬噸,同比減少2%,印度尼西亞預計進口62.5萬噸,同比減少4%。土耳其針對美棉發(fā)起的反傾銷措施使其棉花進口熱情下降,棉花進口量預計為78萬噸,同比減少11%。過去幾個年度美棉一直是土耳其的主要采購對象,土耳其2013/14年度的美棉進口量幾乎占到棉花進口總量的一半。
由于期初庫存偏低且產(chǎn)量大幅減少,2014/15年度澳大利亞棉花出口量預計為56萬噸,同比減少46%,期末庫存為9.3萬噸,為30多年來最低。美棉出口量預計為220萬噸,同比減少5%,印度棉出口量預計為120萬噸,同比減少39%,巴西棉出口量預計為60.6萬噸,同比增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