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赤蘚糖醇 |
CAS No.: |
149-32-6 |
分子式: |
C4H10O4 |
分子量: |
122.12 |
備注: |
中文名稱赤蘚糖醇中文同義詞赤鮮醇;內消旋赤蘚糖醇;鈷華;1,2,3,4-丁四醇;赤蘚糖醇;(R,S)-1,2,3,4-丁四醇;赤丁四醇;赤絲草醇英文名稱Erythritol英文同義詞1,2,3,4-Butanetetrol,(R*,S*)-;2,3,4-Butanetetrol,(R*,S*)-1;3,4-butanetetrol,(theta,s)-2;Antierythrite;Butanetetrol;Erythrit;Erythritol,meso-;erythritol,meso-CAS號149-32-6分子式C4H10O4分子量122.12EINECS號205-737-3相關類別小分子抑制劑,天然產物;小分子抑制劑;碳水化合物類;保濕劑;營養(yǎng)劑;氟化學;醫(yī)藥原料;化工產品-有機化工;對照品;生化試劑-碳水化合物類;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劑;甜味劑;調味劑(風味增強劑);中間體;生化試劑;材料中間體;醇;多元醇;植物提取物;標準品;其他生化試劑;碳水化合物;糖醇類;其他原料;醫(yī)用原料;標準品-對照藥材;原料;其它天然產物;生化試劑-蛋白質;化工材料;化妝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糖類;中藥對照品;化工原料;通用生化試劑-糖類;甜味劑-赤蘚糖醇;植物提取;化工原料-食品添加劑;Sugars,Carbohydrates&Glucosides;Biochemistry;Erythrose;SugarAlcohols;Sugars;Food&FlavorAdditives;Foodadditiveandsweetener;Inhibitors;有機中間體;有機化工原料;添加劑;化學試劑;生物緩沖液系列Mol文件149-32-6.mol結構式赤蘚糖醇性質熔點118-120°C(lit.)沸點329-331°C(lit.)密度1,451g/cm3FEMA4819|?ERYTHRITOL折射率1.4502(estimate)閃點329-331°C儲存條件-20°C溶解度H2O:0.1g/mL,透明至幾乎透明,無色形態(tài)結晶粉末或晶體酸度系數(pKa)13.9(at25℃)顏色白色至類白色氣味(Odor)無味水溶解性solubleMerck14,3675BRN1719753穩(wěn)定性穩(wěn)定的。與強氧化劑不相容。InChIKeyUNXHWFMMPAWVPI-ZXZARUISSA-NLogP-2.996(est)CAS數據庫149-32-6(CASDataBaseReference)NIST化學物質信息2(r),3(s)-1,2,3,4-Butanetetrol(149-32-6)EPA化學物質信息Erythrol(149-32-6)赤蘚糖醇用途與合成方法甜味劑赤蘚糖醇是一種零熱量、味道好的填充型甜味劑,適用于各種無糖與減少熱量型食品和飲料。幾千年來,赤蘚糖醇一直是人類飲食的一部分,水果和其他食物中都含有赤蘚糖醇。赤蘚糖醇的消化耐受性高,不會引起升糖反應,因此適合糖尿病患者使用,同時它不會促進蛀牙形成。赤蘚糖醇是一種多元醇(糖醇),它天然存在于梨、瓜和葡萄等水果中,而在蘑菇等其他食物和葡萄酒、醬油和奶酪也可以發(fā)現赤蘚糖醇。赤蘚糖醇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其甜味純正清爽,口味接近蔗糖。赤蘚糖醇的甜度約為蔗糖的70%;由于不吸濕,它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赤蘚糖醇的熱值為0卡路里/克,高度消化耐受性將它與其他多元醇區(qū)別開來。赤蘚糖醇能被小腸迅速吸收,并在24小時內被身體快速消化,所以在食用含赤蘚糖醇的食品時,不大可能發(fā)生過量攝取多元醇時可能出現的輕瀉副作用。發(fā)現歷史發(fā)現赤蘚糖醇的是蘇格蘭的一名化學家——約翰.斯騰豪斯(JohnStenhouse)。約翰一生主要研究有機化學,除了發(fā)現了赤蘚糖醇外,他還發(fā)現了二甲間苯二酚并在染色,防水,制糖,制革等方面有多項兼具獨創(chuàng)性與實用性的專利。約翰是在研究從幾種地衣中提煉出可以在紡織業(yè)中使用的染料時,無意中發(fā)現了赤蘚糖醇。當約翰在研究一種從安哥拉(Angola)帶回來的名為Roccellamontagnei石蕊屬地衣時,無意中發(fā)現了這種物質,他一開始把它命名為偽地衣酚(Pseudo-Orcin),并在1848年初發(fā)表在《皇家化學雜志》上?!八浅L?,鮮有地衣酚如此之甜。當把它放在鋁箔紙上加熱時,它發(fā)出藍色的光并釋放出類似焦糖的味道……看起來非常像一種介于地衣酚和甘露糖醇之間的物質。”1849年2月,當約翰繼續(xù)在《皇家化學雜志》上發(fā)表他此前的研究成果時,把此前自己發(fā)現并命名的“偽地衣酚”改名為“赤蘚糖醇。”赤蘚糖醇的優(yōu)點零熱量: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食品標簽上的赤蘚糖醇熱量均為0卡路里/克。之所以熱值為零,是因為在其獨特的吸收和排出過程中,赤蘚糖醇不會被代謝。因此,對于要求熱量值比標準配方低至少25%的“減少熱量型”和“清淡型”產品,赤蘚糖醇是唯一合格的零熱量填充型甜味劑。高消化耐受性:赤蘚糖醇能被小腸迅速吸收,且研究表明它不會在人體內發(fā)酵。因此,食用含有大量赤蘚糖醇的食品后出現脹氣和輕瀉副作用的情況微乎其微。成人可以良好耐受在日常中通過各類食品和飲料來源每日攝取1克/每公斤體重的赤蘚糖醇。適合糖尿病患者:單劑量和為期14天的臨床研究證明,赤蘚糖醇不會影響血糖或胰島素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的臨床研究得出結論,在為糖尿病患者定制的食品中用赤蘚糖醇取代蔗糖可能是安全的。當然,糖尿病患者應考慮含赤蘚糖醇食品中其他成Chemicalbook分對其飲食的影響。不會促進蛀牙形成:與其他多元醇不同,赤蘚糖醇對牙齒安全無害,且不會被口腔細菌代謝,口腔細菌會分解糖和淀粉,產生可導致牙釉質流失或蛀牙形成的酸。因此赤蘚糖醇是非致齲性的。以赤蘚糖醇等多元醇代替糖類,以及它們在一項包括良好口腔衛(wèi)生的綜合計劃中發(fā)揮的效用,已獲得科學家和監(jiān)管部門的認可。糖果領域應用赤蘚糖醇具有熱穩(wěn)定性好、吸濕性低的特點,可在80℃以上的環(huán)境中操作從而縮短加工時間,同時由于使用赤蘚糖醇的巧克力生產過程中加熱溫度要比傳統(tǒng)的高,這樣有利于推進風味的產生。赤蘚糖醇能輕易替代產品中的蔗糖使巧克力的能量減少34%,并賦予了產品口感清涼及非致齲性的特點。由于赤蘚糖醇吸濕性低,還有助于克服其它糖類制巧克力時的起霜現象。使用赤蘚糖醇可生產出品質良好的各種糖果,產品的質地及貨架壽命等與傳統(tǒng)產品完全一樣。由于赤蘚糖醇易粉碎且不吸潮,制得的各種糖果即使在濕度高的貯藏條件下仍有很好的貯存穩(wěn)定性,同時對牙齒的健康很有利,不會導致齲齒。安全性通過對人和動物進行的多項安全性研究,包括動物短期和長期喂養(yǎng)、多代繁殖和致畸研究,赤蘚糖醇在既定用途下作為食品成分的安全性已得到證實。1999年,WHO/FA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JECFA)審查赤蘚糖醇的安全性認定,其ADI(一日攝取容許量)為“無需規(guī)定”,屬最高安全類別。赤蘚糖醇自1990年就被日本用于糖果、巧克力、軟飲料、口香糖、酸奶、餡料、餅干涂層、果凍、果醬和代糖中。世界各地的其他政府機構也已收到請求擴大赤蘚糖醇用途的呈請。它已被加拿大、美國、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亞和歐盟等50多個國家批準用于食品。含量分析按液相色譜法測定。流動相為去離子水。標準溶液的制備于真空干燥器中預經70℃、6h干燥的標準赤蘚糖醇約2g,準確稱取約0.1mg(W)移入一50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溶解、定容后混勻。臨測定前將該溶液經一適用的0.45μm濾器過濾(標準赤蘚糖醇可從“Cerestar,EBSVilvoordeR&DCentre,CentreoffermentationExpertise,84Havenstraat,1800Vilvoorde,Belgium”等處獲得)。測定與“標準溶液”一樣取預經干燥的試樣2g中的0.1g(ω)。HPLC裝有一恒速無脈動泵及一靈敏的差示折射率檢出器,如RID-6A型或相似型號。柱中裝填有于氫氣中的強陽離子交換樹脂,如MClGel—CK08EH、ShodexKC-811或相似型號,并裝填有微網狀磺化聚苯乙烯一二乙烯基苯共聚物,8%交聯,粒度9μm。柱溫60℃。進樣器宜選用固定線路型(手工或自動),能準確進樣30μ1。積分儀可用任何一種帶有記錄器和操作能力的近代數據獲取系統(tǒng)。操作流速約0.5ml/min。整個系統(tǒng)的最大壓力約50kgf/cm2(5000kPa)。測定前將進樣器的出口與柱進口聯接,柱出口直接與排污口連接。開泵,流出系統(tǒng)的流速保持0.1ml/min。壓力保持在正常操作壓力之下的低限約1500kPa。流速從0.1ml/min逐步提高至操作流速0.5ml/min,保持柱的洗提2h。將柱出口與檢測器管相接,沖洗參比池和試樣池各30min,然后將折射儀調至零點并調節(jié)靈敏度。然后進行系統(tǒng)的適應試驗:三份30μ1標準液進樣后的響應面積,其相對的標準偏差(100×標準偏差/平均峰面積)不大于1.0%。操作進三份30μ1標準樣液,記錄赤蘚糖醇的平均峰面積為A。同樣的進三份30μ1的試樣液,記錄赤蘚糖醇的平均峰面積為α。試樣中赤蘚糖醇的含量按下式計算:赤蘚糖醇(%)=100(W/ω)(α/A)。毒性ADI不作特殊規(guī)定(FAO/WHO),2001)。使用限量GB276--2001:飲料、糖果、糕點,3%。食品添加劑最大允許使用量最大允許殘留量標準▼▲添加劑中文名稱允許使用該種添加劑的食品中文名稱添加劑功能最大允許使用量(g/kg)最大允許殘留量(g/kg)赤蘚糖醇各類食品甜味劑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赤蘚糖醇口香糖、固體飲料、調制乳甜味劑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化學性質白色結晶,微甜,相對甜度0.65,有清涼感,發(fā)熱量低,約為蔗糖發(fā)熱量的十分之一。熔點126℃,沸點329~331℃。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較低,易結晶。用途低熱量甜味劑;高甜度甜味劑的稀釋劑??捎糜谇煽肆Α⒈嚎局破?、糖果、餐桌糖、軟飲料等,最大使用量3%。用途甜味劑;保濕劑;香味增強劑;組織改進劑;成型助劑。用途用于有機合成和生化研究。Tas1r3基因的等位基因變換影響了蔗糖醇的味覺反應。是T1R3受體配體。生產方法由小麥、玉米等淀粉經安全、適當的食用級嗜高滲酵母如叢梗孢酵母(Moniliellapllinis)、脂假絲酵母(Candidalipolytica)或類絲孢酵母(Trichosporonoidesmegachilensis)在高濃度下(>450g/L)進行酶解發(fā)酵后,發(fā)酵醪液經加熱殺菌并過濾然后經離子交換樹脂、活性炭和超濾純化,結晶、洗滌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約50%。生產方法從海藻、苔蘚及某些草類中可提取得到赤蘚醇。人工合成可由丁烯二醇與過氧化氫反應。其中丁烯二醇是由乙炔和甲醛先制成2-丁炔-1,4-二醇,然后將其水溶液與雷尼鎳混合并加入阻化劑氨水,在0.5MPa左右通氫氫化得到的。生產方法淀粉乳經酶解成葡萄糖后,由嗜高滲酵母在高濃度下發(fā)酵后濃縮、結晶、分離、干燥而得。 |
結構式: |
|
|
|
聲明:以上信息未經本網證實,僅供參考,華夏化工網不承擔任何風險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