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全球經濟指數的持續(xù)下滑,一面是某些行業(yè)的爆發(fā)性增長,疫情陰霾下的冰火兩重天,一些產業(yè)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今年三季度,中國自行車出口量創(chuàng)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國內市場同樣一片訂單遠超產能的火爆景象,“小輪胎”市場迎來了“大機遇”。
出口量破25年記錄 訂單排到明年二季度
據統(tǒng)計,今年1月份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根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chuàng)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
在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生產基地內,今年六月開始,整個工廠都在滿負荷地運轉,然而由于上游的輪胎等零部件短缺,因此無法進一步擴展產能,目前生產出來的自行車的數量仍然無法滿足訂單的需求。
位于江蘇丹陽的鳳凰自行車廠,主要生產的是用于出口的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工廠招工困難,再加上由于上游零部件斷供、下游需求乏力,當時工廠產量不足產能的一半,然而從六月開始,整個行業(yè)就如同坐上了過山車一般。
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俞躍峰表示:海外市場的需求起來以后,訂單量快速增長,6月到10月銷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0%,環(huán)比來看,1月到5月和6月到10月,6到10月份也是增長了50%。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企業(yè)都是滿產滿銷的狀態(tài),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僅會在倉庫內存放幾天進行周轉。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訂單量過大,企業(yè)產能無法滿足訂單,目前承接的訂單已經排至明年第二季度。